2008年3月14日 星期五

自我成長篇-學校沒教的十件事心得報告




內容類型: 自我成長、生活指導
書名: 學校沒教的十件事 作者: 比爾、博納德(Bill Brenard)
出版社: 商周出版(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) 譯者: 謝東紫

本書大意:
看完這本書後,覺得它是在敘述,一種生活觀念和價值觀定位,也就是你個人看待事情的角度和你遇到事情後的反應和處理方式,當中也關係到你的態度和個性。面對人生如此多的遭遇,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,你都應該要勇敢面對,去改變,也要有所選擇,選擇一條你覺得最適用於你的條件的路來走,但前提是你不必去在乎你的背景和你的出身,是如何?並沒有誰比誰好。重點是要回到,你和你內心的自己,自己能掌握,你現在個人所擁有的條件,無論是內在還是外在,也可以說是你個人的成熟度(處理事情的能力),要非常的清楚,你現在此時此刻的條件到達那裡,不要勉強做你能力以外的事,那會使事情看起來更糟糕。

書中有提到「前提」這兩個字真的很重要,要時常告訴自己是很渺小的,就像書本裡所說的,你看你是小池塘裡的大魚,還是大池塘裡的小魚,如果兩者互換,那你自己的定位,將會是在那裡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,不過只是看你身處在何種環境而定,有時你的優點會變成缺點,有時你的缺點會變成優點,別看輕自己,這也呼應了,後章節所提到的出現在對的時間和對的地點,找出你自己的定位點,了解自己後把自己放在對的環境裡。
影響我最深的三個觀點:
、「由外而內」試著從別人的觀點,返回來看你自己,你也會比較清楚如何修正自己的處事 態度,就像是佛家裡所說的迴嚮,當你跳脫出個人的桎梏時,常常你可以從別人的眼神裡看出,人家是怎麼看待你的,你會很清楚的明白。與人說話時要無我,所謂的無我並不是無意識的,而是你要跳脫你個人的好、惡。以這為前提,和善的眼神和應答,總比氣沖沖的和用兇惡的眼神跟人交談好吧!關於這點也是在看完書後一直要學習和調整的,因為我就曾經吃過虧。如果可以朝此想法前進,相信人際關係是可以改善許多的。
、「別用過時的方法打仗」這點我深深體會,因為最近工作被辭了,是因為我用了過時的方法打仗,關於這點我自己也再檢討是不是我太嚴肅了,還是我不會說話。當然當中也不只包含說話的模式,也還有一些個人的本性與被體制下所影響的反射性個性、動作、語言、表情。改變也就是不能再用之前的方式來生活,關於這點也是我該改進的,當然這只是個延伸敘述和個人的體會。別用過時的方式打仗,也適用於群體下的運作機制,如:商場、戰場、人際、國家、小團體等。因為我們所處的環境,外在物質與內在精神,每天都在變化,想要贏人家就要使用符合時代的方法和觀念來打仗,由內在的條件改變,去影響外在的世界。
、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」書中寫到的是,不管你做什麼事情都是會有相對位置上的轉化,例如:我花錢買了這本書,然後看完了它(錢、時間是付出),然後我得到書中的觀念、知識。接著作者先付出時間和心力寫書,然後作者得到版稅(也就是我所花的錢)。在此說明了世界的運作就是如此,無論做什麼,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只是看內容物是什麼而已。它可以是時間、可以是錢、可以是感情,也可以是物品或是陪伴。所以只要你有所求於人,記得要還他相對的東西。不然欠的債不還,人家就會一直來煩你,就算不還,久了,關係也會生變,最後吃虧還是自己。

沒有留言: